一、实验目的
通过对生化出水总磷的存在形式的分析,确定生化出水的处理工艺,再通过药剂和方案的优化,使现阶段的废水处理达标排放。
二、实验准备
生化出水, 10%氧化剂溶液、1‰聚丙烯酰胺溶液、10%复合碱溶液、10%除磷剂溶液。
三、实验过程
3.1.1分别取200mL水样盛装于编号为1、2的250mL的烧杯中。
3.1.2分别向烧杯中投加500ppm、750ppm浓度的氧化剂,搅拌反应10min。
3.1.3继续向烧杯中投加2000ppm浓度的除磷剂,搅拌反应2min后,投加1200ppm的复合碱。
3.1.4投加适量的聚丙烯酰胺溶液,观察其沉淀速度等实验现象。取上清液测定表观色度总磷,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。
3.2.1取200mL平行水样盛装于250mL的3、4#烧杯中,分别向3、4#投加2000、3000ppm浓度的除磷剂,搅拌反应2min,再向烧杯中投加1200ppm的复合碱,取上清液测定总磷,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。
实验数据分析表
四、结论
4.1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发现,单纯的使用我司的除磷剂只能去除废水中的正磷酸盐,无法去除其他形态存在的磷,所以单纯使用我司除磷剂处理废水时,废水处理后的总磷仍然有0.555mg/L,超过了总磷0.5mg/L排放限值。
4.2通过药剂优化,可以先在废水中加入强氧化剂,把其他形态存在的磷氧化成正磷酸盐,再通过除磷剂把水中的磷去除,废水处理后的总磷为0.284mg/L,可达标电镀废水表三的排放标准。
4.3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复合碱具有品质优越、价格低廉等优势,在实验的过程中采用复合碱取代烧碱调节pH,不仅处理效果更优(对重金属和总磷的去除率更好),而且用量和烧碱相当,产生的渣量比使用烧碱多8%。
综上所述,在实际废水处理时可在过滤池后的工艺可做一组四连反应槽:氧化槽+除磷槽+pH调节槽+絮凝反应槽,在这一组反应槽后需要加设一个沉淀池。在控制各个反应槽的工艺参数时,贵司的生化出水的总磷处理就能达标排放。
相关实例:---------------------表面氧化厂废水处理